当前位置 : 首页 > 档案文化 > 网上展览

娱乐性“非遗”项目“王厅竹马”

来源:德州市档案局      发布时间:2018-03-01

德州市档案局主办兰台史话栏目第57" 娱乐性'非遗'项目'王厅竹马':从宋代排兵布阵说起"荣登新浪博客首页!

从宋代排兵布阵说起

流传于齐河县赵官镇王厅村的竹马舞历史悠久,俗称“跑竹马”、“竹马落子”。2017年,王厅竹马列入德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千年竹马,源于军事

竹马舞的由来,有两种说法:一是宋朝时候,地处黄河以北的中原大地是宋、辽、金必争之地,常有战争爆发,当地农民为保卫家乡练习马上战术,在没有战马的情况下,有人便用竹蔑扎成马的形状,绑在身上,挥枪弄剑,驰骋厮杀。二是宋时辽兵积极训练兵马,为进攻大宋作准备,为保证战马休息,又不影响士兵训练,萧太后让士兵用竹子扎成假马,绑在腰间进行训练,这也是竹马舞的雏形。明清时期,社会相对稳定,百姓安居乐业,备战气氛日渐淡薄,跑竹马逐渐演变成民间年首岁尾的娱乐健身活动。

至于王厅的“竹马舞”是怎么来的,这得从该村的历史说起。元朝初年,王厅村名为土山头村,王家始祖王青,能征善战,英勇无比,排兵布阵,屡建奇功,官至元世祖忽必烈的配刀武艺将军,在土山头村修建了三座大厅,即对华厅、接官厅、厢房厅,故将土山头村改名王厅村。到了清朝,身为大学士的王青第八代孙王兴嗣、王兴仁为弘扬祖先的盖世武功,训练村民排兵布阵,习武强身,并渐渐地将“竹马舞”引进村来供村民健身娱乐。从此,王厅“竹马舞”代代相传,至今不衰。

表演热闹,变化无穷

王厅“竹马舞”由锣鼓队、炮手、帅旗手、竹马队4部分共30余人组成。王厅村竹马舞与其他竹马有所不同,表演竹马时先是三声炮响,继而锣鼓喧天,一杆帅字大旗立在中间迎风飘展,人马到齐,分列两旁,将、帅手拿令箭,眼观八方,身后紧随两个马童(武生扮相),手拿马鞭站在队前,娘娘身披斗篷,头戴凤冠,两根雉鸡翎插在两边,下跨杏黄龙驹,怀抱令箭,有一人打黄色罗伞紧跟其后,后随男女将各四名,女将古装花旦扮相,赤兔、黄骢、白龙、汗血一人一骑,手拿马鞭,四名男将鞑子扮相,头戴草帽,两个丑脸黄色马褂正斜分穿,乌骓、黍留、青松、花团一人一骑,手拿小扇。队伍摆好后,帅旗手将帅旗一晃,表演开始。表演者仿照古代战争场面,排兵布阵,一字长蛇,二龙戏珠、单双梅花……花样翻新,变化无穷。整个表演战鼓咚咚,人欢马嘶,舞者行走如飞,跳跃自如,好似热烈的战斗场景。

工艺考究,活灵活现

竹马的主要制作材料是竹子。制作前先将竹子在水里浸泡数天,接着晾干,之后破竹分蔑,撑成骨架,然后将彩纸或彩色纱布糊在外面,再用红、黄、绿、白、黑五色布缠身,马肚内可安放蜡烛,晚上表演时点燃肚内蜡烛,马体通亮。竹马分马首、马臀两部分,马首有鬃毛,颈下挂响铃;马臀有长尾,形象逼真。表演者将竹马绑在腰间,马首系于身前,马臀系于身后,活像真人骑马。行走翻飞,跳跃自如。


(杜佳 姬春雪)



【打印】   【关闭】
版权所有:德州市档案馆 鲁ICP备05030298号-1 公网安备 37149202000192号
地址:德州市长河大道239号 邮编:253000 电话:0534-2327627 邮箱:dzdag.dz.shandong.cn
查档电话:0534-232753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