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 : 首页 > 档案文化 > 网上展览

付氏京胡制作技艺:传承古老文化精粹

来源:德州市档案局      发布时间:2018-02-07

  

  京胡,也叫胡琴,最早也称“二鼓子”,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,其名也是因用于京剧伴奏而得。2017年,付氏京胡制作技艺入选德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拜师学艺

  20世纪30 年代,京剧空前兴盛,京胡的制作也出现了繁荣时期,不但乐器行业的牌匾改为胡琴铺,就连京剧界的名琴师们也招聘工人制做卖起京胡来。早期的京胡,只有一种规格,经过制琴师与演奏者长期实践,根据京剧曲牌的不同,而发展为多种规格,创制了西皮、二黄、娃娃调和拨子等几种专用京胡。夏风岭在天津民族乐器厂当学徒工,经过不断研究、实践,后来成为天津屈指可数的制琴大师,后来又把制琴技艺传给了儿子夏伟林。夏伟林深得精髓,创办天津鑫林民族乐器厂,京胡制作走向了产业化经营道路。1988年,付荣山拜夏伟林为师,制琴技艺得到最专业的指点。

创新工艺

  京胡用料就十分讲究,粗细、长短、节数都必须合适。竹子因环境、气候、日照、雨淋及伴生植物影响的不同,形成特殊的外形和不同的特征,但真正的好料却不很多,有时一堆里也挑不出几根像样的。京胡在演奏中,除了转轴外,其他部位如琴筒、担子、弦都与发音有关,但最难把握的还是调儿。因为京剧不像西洋乐器可以转调,伴奏时需要什么调儿,制作时就要一次完成。琴筒上蒙的蛇皮,在它泡软和没有粘牢时是无法试音的,可谁能保证蛇皮风干和被粘牢后正好就是您所需要的调儿呢?这正是京胡的独到之处,也是京胡制作的难处。传承人付荣山几十年对各流派、戏目、演员和琴师的了解,大量的经验积累和准确的感觉,使得他把京胡的制作技艺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境地。依靠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把物理学、力学、发声学等有关知识融于一体,在京胡脱水方面做了革新,克服了琴筒上移、内外弦挤压的弊病,集观赏与实用为一体,把京胡的制作技艺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境地。

成绩斐然

  付氏京胡采用全手工制作,它的优秀更多的是取决于制作者“只可意会不可言传”的经验与灵感,以及对艺术的感悟,巧妙利用声学原理,通过最合理的搭配,发挥材料的自身属性。完美的加工制作,在自然中巧妙藏拙露俏。一根竹子,一个竹筒,最简单的天然材料组合,迸发出震撼人心的华美音乐。它外表古朴大方,音质饱满洪亮,音色圆润清脆,无论是用于伴奏还是独奏,都会给人一种完美的艺术享受。

  付氏京胡连续三年参加平原文博会,也走进了德州市首届文博会,不仅如此,每年傅荣山都会去参加北京乐器展,以及各个省市举办的京胡演出活动,都得到京胡爱好者一致好评。

  如今,京胡不仅作为伴奏乐器而存在,更是发展到独立于京剧之外。在大型交响乐的演奏中,常与复杂严谨的西方乐器同台演奏。虽然时代的发展对胡琴制作提出来更高的要求,但是京胡传承人有信心让自己的产品翘楚于艺术之林,让这门古老的文化精粹在新时代焕发出更绚丽的光彩。

(杜佳  姬春雪



【打印】   【关闭】
版权所有:德州市档案馆 鲁ICP备05030298号-1 公网安备 37149202000192号
地址:德州市长河大道239号 邮编:253000 电话:0534-2327627 邮箱:dzdag.dz.shandong.cn
查档电话:0534-232753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