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贵哈哈腔:把挠痒痒搬上舞台的百年古剧
哈哈腔是一种腔调高亢的地方剧种,之所以称为“哈哈腔”,是由艺人们的口语转化而来,也可以叫做“呵呵腔”。该剧表演朴实、以唱见长,叙述性和说唱性较强。在流传过程中,受不同的地方语言特点和民间艺术的影响,逐渐形成了具有不同艺术风格和音乐特点的东、中、西三路,刘贵哈哈腔就属于东路的一支。
2017年,刘贵哈哈腔被列入德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接地气的“草根”剧种
哈哈腔与京剧、黄梅戏、越剧等规模较大的剧种不同,最主要的特点就是“草根”,这与它主要流行于农村地区有关。土生土长的哈哈腔,在表演行当方面,生旦净丑各行皆有,表演特点以细致、逼真、轻松、幽默见长,表演者善于通过艺术手段表现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,因此观众听来尤为亲切。
刘贵哈哈腔,因主要传承于徐园子乡刘贵村而得名。该村位于庆云县城东北方向17公里处,人口1300余人。与别处不同的是,刘贵哈哈腔的乐器以二胡、四胡和月琴为主,属于板腔体的一种,包括文场和武场;唱的时候,先说词,后拉乐器;它的戏词意义深刻,以文学与哲学性见长;而且,喜剧风格十足,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场景,如老太太纳鞋底、挠痒痒这些动作,在刘贵哈哈腔里都能看到,幽默至极。
清末兴起,流传百年
据传,刘贵哈哈腔已经流传了几百年,有姓名可考的最早的一代艺人,盛名于清朝末年。王玉恒是刘贵哈哈腔的第一代传承人,他开了刘贵村村民传唱哈哈腔的先河;后来,王树茂、王荣阁等扛起了传承的大旗;到第三代传承人王任堂、王树魁与杨宝堂这代,刘贵哈哈腔发展至鼎盛时期;如今正在传承的王洪涛、王金田这代,已经是第四代传人了。
当年的刘贵哈哈腔,在庆云当地,堪与京剧、梆子齐名,属于大戏,方圆四十里内,可谓家喻户晓,特别受老百姓的欢迎。事实上,刘贵哈哈腔不止闻名当地,更曾多次受邀到外地演出。东到东营,西至沧州的南皮县、东光县,北达天津,南到黄河岸边,这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都曾留下刘贵村哈哈腔传人的身影。多年的演出经验,使得刘贵村哈哈腔传人的技艺愈加精湛、唱腔清新独特,一批实力唱将脱颖而出,比如,“三槐”王任堂、“净面桃”、王怀玉、王树魁等。
古老剧种唱出“新声”
刘贵村的哈哈腔传人们呕心沥血,依然抵挡不了历史的洪流。文革时期,受政治环境的影响,刘贵哈哈腔这一地方剧种被禁止上台表演。如今,在市场经济和多种娱乐媒体的冲击下,刘贵哈哈腔和其它传统剧种一样,演出市场萎缩,几近瘫痪。同时,随着人们业余文化生活的丰富,年轻人对哈哈腔的喜欢程度逐渐减退,再加上最近这些年,大批的年轻人外出打工求学,会演唱哈哈腔的人群中,年纪最小的也已经近50岁了,哈哈腔后继乏人的尴尬与无奈,无时无刻不让老艺人们感到急切与心痛。
为使“哈哈腔”唱出“新声”,焕发新活力,让“哈哈腔”继续传承下去,刘贵村自发成立了刘贵村哈哈腔剧团,现在已有成员20多个人,剧团里的成员们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,把哈哈腔传承下去。同时,为了抢救这一濒危剧种,县文广新局积极申报,并于2017年成功使刘贵哈哈腔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刘贵哈哈腔,是庆云县艺术遗产中一份无比宝贵的财富。我们必须在坚守中传承,使它保持生生不息的活力,才能让它无愧于昔日的百年辉煌,才能让这一文化传统历久弥新。
(杜佳 姬春雪)
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